“北京聚焦蓝天保卫战和应对气候变化重大任务,下大力气协同推进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同时充分发挥碳市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实现了蓝天和低碳共赢”,北京市副市长杨斌2日说。
北京市以超常规措施打响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状况改善效果明显。与2013年相比,2019年北京市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53%、二氧化硫下降85%,重污染天数逐年减少,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显著增加,2019年达标天数240天。
“2019年,北京市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42吨,全国领先。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每立方米42微克,创历史新低”,杨斌说。
苏州是工业大市,能源消耗总量居江苏首位。苏州市连续5年对碳排放13000吨以上企业开展核查,同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低碳试点共同发展。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蒋勐说,通过多措并举,苏州连续多年保证了GDP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了低碳发展目标。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江苏省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6%,“十三五”(2016-2020年)前四年全省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4.5%,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2%,2016至2019年累计降低18.2%,提前完成国家下达全省“十三五”目标。
官方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1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2019年联合国再生能源咨询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第七年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国,2018年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几乎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达912亿美元。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装机、发电和消费都世界领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更加经济高效,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森林碳汇显著增加”,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说。
解振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公共健康危机,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气候变化是关乎全人类生存发展和子孙后代福祉的深层次挑战。世界各国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中,只有各国合作应对,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才能实现疫情后经济高质量复苏。
“绿色低碳发展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呼吁,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让我们共同行动,从我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少耗一度电,一起参与到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阮煜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