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有人在车库晕倒了!”4月13日下午6点,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莱蒙水榭山花园一名小区业主匆匆跑到保安室求助,正在值班的刘国锋听到求助后二话不说立即来到车库,在现场有市民正在给倒地患者进行简单的施救,刘国锋经过观察发现患者脸色发青,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他迅速前往车库门口取出AED对患者进行体外除颤和心肺复苏。晚上6点19分,120赶到现场将倒地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抢救。9时30分许,患者抢救成功并苏醒,目前正在逐步康复。医生告诉患者家属,患者因为急性心梗导致心脏骤停,万幸的是在120到达前有人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和除颤,救助非常及时也很有必要。
据了解,刘国锋是莱蒙水榭山花园小区的安全负责人,他表示,在救护车到来前的18分钟内,他对患者进行了3次AED除颤,并不间断地进行胸外按压,身边的同事和市民也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虽然这是他第一次急救实战,但此前有参与过相关培训和多次模拟演练的经验。
“在2022年8月份,我参与了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的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了证书。”刘国锋告诉记者,在培训中,他学会了很多应急救护技能,如AED、灭火器的使用,绳结技能、简易担架制作,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
记者从深圳市应急委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应急第一响应人”是经过培训考核,掌握专业技能,自愿自发参与突发事件现场疏导、自救互救、信息收集和报告等先期处置工作的志愿者。自2022年7月启动“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考核工作以来,深圳市已培训考核10538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基本覆盖全市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农贸市场、学校(含幼儿园)等重点场所。
作为市民身边的应急先锋,“应急第一响应人”往往能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前先期到达灾害、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护、现场疏导、自救互救、信息收集上报等初期就近应急处置工作,是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辅助力量。
据悉,到2024年,全市将配备3万名以上的“应急第一响应人”,实现全市平均每平方公里、每万人有不低于15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以及街道、社区的“应急第一响应人”网络体系,打造4分钟黄金救援圈。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