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其中的伦理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对的重大挑战,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联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金融科技与算法专委会和区块链专委会,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区块链与金融科技国际学术会议暨专委会年会4月16日召开。
本次活动汇聚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 John Aumann),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继平、汤涛等五位中外院士,以及Adam Brandenburger教授、Abraham Neyman教授等五位世界级学术组织会士,逾1800人在线上线下参与会议。会议分设人工智能与金融市场、区块链与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与经济发展三个专题。还专门设置金融科技伦理分论坛,就“生成式AI时代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践路径”“人工智能新时代的金融科技伦理”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发布《“数字湾区”算法伦理倡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及专委会常务委员本力、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建峰、华南理工大学崔巍教授、北师港浸大黄涛副教授等宣读倡议书。
宣读倡议书
本力介绍,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正借力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预见,“数字湾区”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机遇,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然而,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问题既具有创新性,也有复杂性。其中,由人类负责的操作、决定和决策越来越多地被委托给了算法,算法不但频繁地影响商业交易、政府决策、社会进程的发生,还影响着人们的感知、理解和行为,技术与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为此,在以GPT模型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取得重大突破之际,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金融科技与算法专业委员会向在粤港澳大湾区从事算法研究、开发、应用、推广相关的人士和组织发出五项算法伦理倡议,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任何算法的创建、开发和使用都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人类的尊严,将包括用户人身、隐私、财产、名誉等在内的个人基本权利置于其他利益之上。
第二,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赋能各个产业,为用户和社会带来重大利益的同时,算法不应滥用于侵占和损害公共利益,以及影响社会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应高度警惕和敬畏算法潜在的失控风险,严格限定算法的应用范围,回避目前人类尚难以理解和控制的算法决策行为,及公序良俗中的道德“禁区”。
第四,算法的创建、拥有者应承担其带来的道德后果,在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部署应用、使用推广在内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应明确责任,确立伦理问责机制。
第五,针对事先未预见的算法伦理问题,应持续审查、监控、评估算法伦理风险,畅通内外部投诉、质疑、反馈、补偿及改进机制,使算法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实现道德进步,更好地改善社会福祉。